即使小型原行星也能通過行星碎片驅動遷移(PDM)積極遷移。這種主動遷移可以作為原行星的快速徑向擴散機制,並顯著影響行星形成的早期階段。此外,相當大比例的行星向外遷移。這種向外遷移可能為由於I型遷移而引起的"行星遷移問題"提供一種潛在解決方案,並為許多最近關於外行星形成的方案假定的向外遷移提供一種自然機制。
利用過去14年的觀測資料,我們發現凱勒-51系統中存在第四顆行星,這解釋了之前三顆已知行星的軌道時間變化。這個新發現的第四顆行星對理解這個特殊的超級氣體行星系統至關重要。
HD 169142 盤的氣體相中碳、氧和硫的元素豐度僅有中度耗竭,與星際豐度相比。碳氧比在內盤約為0.5,在外盤上升至0.5以上。硫的氣相豐度則比星際低約3個數量級。
在DEEP數據集中發現了三顆主帶小行星具有超過2.2小時的極快旋轉速度,這暗示了它們內部具有相當大的內聚強度。
年輕行星系統中共振現象普遍存在,但會隨時間逐漸消失。
HAT-P-11系統中,恆星自轉、內行星b軌道和外行星c軌道三者之間存在顯著的相互傾斜。
HIP-41378 f 可能不是一個低密度行星,而是擁有一個不透明的環系統。這個環系統的傾斜角度可以解釋觀測到的異常大的過渡深度。
自由漂浮行星的飛掠可以觸發木星的快速外遷,導致3:2木星共振的突然位移,從而改變不同離心率的希爾達小行星的共振振幅分佈,解釋了觀測到的特殊模式。
近軌道岩石行星的組成趨向地球型,而非高密度的「水星型」。
我們發現 WASP-49 b 系統中的中性鈉吸收存在顯著的時間變化,並出現了一個持續約40分鐘的紅移事件,這可能暗示了系統中存在一個自然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