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機制,以促進人類醫師和 AI 模型之間的良性互動和知識共享,從而持續改進診斷性能?
設計一個有效的機制促進人類醫師和 AI 模型之間的良性互動和知識共享,對於持續改進診斷性能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議:
1. 建立透明且可解釋的 AI 模型:
可視化決策過程: 將 AI 模型的診斷依據以熱力圖、關鍵區域標記等方式呈現給醫生,讓醫生了解模型的判斷邏輯。
提供置信度評估: AI 模型應提供每個診斷結果的置信度評估,讓醫生了解模型對自身判斷的把握程度,方便醫生決定是否信任模型的判斷。
解釋模型預測依據: 採用可解釋性技術,例如 LIME 或 SHAP,解釋模型為何做出特定診斷,讓醫生理解模型的推理過程。
2. 建立雙向回饋機制:
醫生回饋: 醫生應能方便地對 AI 模型的診斷結果提供回饋,包括修正錯誤診斷、標記遺漏信息、提供額外診斷依據等。
模型學習回饋: AI 模型應能從醫生的回饋中學習,不斷修正自身偏差,提高診斷準確率。
建立回饋追蹤系統: 記錄醫生提供的回饋以及模型的學習過程,方便追蹤模型的改進情況,並分析人機互動的有效性。
3. 促進知識共享和共同學習:
案例分享和討論: 定期組織醫生和 AI 工程師進行案例分享和討論,讓醫生了解 AI 模型的最新進展,同時讓工程師了解醫生的臨床經驗和需求。
構建醫學知識圖譜: 將醫學文獻、臨床指南、病例數據等整合到知識圖譜中,讓 AI 模型和醫生都能夠方便地獲取和利用醫學知識。
開發互動式學習工具: 開發互動式學習工具,讓醫生和 AI 模型可以互相學習,例如,醫生可以通過回答模型提出的問題來幫助模型學習新的醫學知識。
4. 建立信任和合作的文化:
強調人機協作: 強調 AI 模型是輔助醫生進行診斷的工具,而不是取代醫生的角色,讓醫生更願意接受和使用 AI 模型。
重視醫生的專業知識: 尊重醫生的專業知識和經驗,鼓勵醫生參與到 AI 模型的設計、開發和評估過程中。
建立獎勵機制: 建立獎勵機制,鼓勵醫生積極參與人機互動和知識共享,共同促進診斷性能的提升。
通過以上措施,可以有效促進人類醫師和 AI 模型之間的良性互動和知識共享,打造一個持續學習和進步的醫療診斷生態系統。
0
İçindekiler
人類與人工智慧協作的多模態多評分者學習方法應用於子宮內膜異位症診斷
Human-AI Collaborative Multi-modal Multi-rater Learning for Endometriosis Diagnosis
除了子宮內膜異位症,HAICOMM 方法還能應用於哪些其他疾病的診斷?
如果醫師提供的標註數據存在系統性偏差,HAICOMM 模型如何確保診斷的公平性和準確性?
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機制,以促進人類醫師和 AI 模型之間的良性互動和知識共享,從而持續改進診斷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