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
機器人無法僅從環境數據中提取人類行為慣例,例如標籤、場所和可供性,因為這些慣例並不存在於環境數據中,而必須透過預先提供或學習獲得。
摘要
機器人學中的語義定義
本文探討了機器人學中「語義」一詞的定義和應用。作者指出,機器人學中的語義缺乏統一的定義,並區分了兩種隱含的定義:
- 語義作為慣例: 將語義視為高級、抽象或輔助數據,通常用於人機交互。這種定義假設語義的意義取決於人類使用或行為的慣例,例如附加到自動收集的視覺數據的標籤。
- 語義作為內容: 一種更激進、可能帶有形而上學意味的說法,認為某些類型的數據具有內在或固有屬性。這種定義將語義視為信號或信息的真實或準確含義,可以從數據本身中提取,因為它包含在數據中。
作者主張採用第一種定義,即將語義視為基於人類行為慣例的數據。
環境數據的限制
作者指出,機器人無法從環境數據中提取不存在於環境數據中的信息。大多數被歸類為「語義」的數據都屬於這種形式,因此必須在早期階段提供或學習。
文章以識別家中裝飾性馬克杯為例。儘管其幾何形狀可能暗示它可以用作飲水容器,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機器人要學習這一點,就需要了解人類行為慣例,而這些慣例並不存在於環境數據中。
借鑒其他學科的教訓
作者借鑒了語言學、認知科學和哲學等學科的見解,這些學科也研究如何從文本、語音、視覺信息、心理表徵、符號、藝術品、記憶和邏輯命題中提取意義。作者指出,所有這些學科都面臨著類似的挑戰,即證明語義的內容版本。
哲學見解
作者從心靈哲學的角度探討了為什麼人們會認為可以從環境數據中提取語義。作者提出了三個因素:
- 投射: 人類感知會將與感知對象相關聯的概念信息投射到感知對象上。
- 預測: 認知是一個高度依賴預測的過程,感知通常比當前數據所允許的更豐富。
- 無意識認知: 人類許多認知過程是無意識的,我們對這些過程的內部機制缺乏了解。
對機器人學問題的影響
作者討論了語義對機器人學中各種問題的影響,包括標籤、抓取、地點識別和物體可供性。作者指出,這些問題都需要不同程度的語義信息,而這些信息通常無法僅從環境數據中獲得。
可供性的挑戰
物體可供性是指物體的潛在用途或功能。作者指出,機器人學中普遍存在一種假設,即物體可供性隱藏在物體的物理特性中,因此可以自動提取。然而,作者認為,機器人感興趣的可供性實際上是基於慣例的,因此無法僅從環境數據中推斷出來。
總結
總之,作者認為,機器人無法僅從環境數據中提取人類行為慣例,而必須透過預先提供或學習獲得。作者主張採用一種基於慣例的語義定義,並強調了語境在理解語義信息中的重要性。
引述
“The word semantics, in robotics and AI, has no canonical definition.”
“The problem is that humans also cannot perform this feat, although the way we think can lure us into believing we can.”
“robots cannot extract from the environment data that are not in the environment.”
“Semantics are therefore conventions of human behaviour relating to aspects of the environment”
“The meaning of information is given by the process that interprets it” - Ed Fredk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