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星際介質(ISM)中的物質和能量流動對於理解銀河系的結構和演化至關重要。重建 ISM 中的氣體流動可以識別出使氣體可供恆星形成的機制,並量化星系動力學、磁場、恆星風、外流和超新星對 ISM 的影響。
傳統的 ISM 分佈和運動學研究依賴於星系中心周圍圓周運動的假設來計算“運動學距離”。然而,星系 ISM 的運動並非純粹的旋轉;星系棒、旋臂和恆星反饋會引起非圓周流動。
近年來,蓋亞和深空廣域測光巡天(如 Pan-STARRS 和 APOGEE)的興起,引發了我們對銀河系 ISM 三維理解的革命。這些巡天提供的恆星視差和紅化觀測結果,促使人們對三維星際塵埃分佈進行了前所未有的重建,這些“3D 星塵”圖已應用於各種 ISM 研究。
本研究將 Edenhofer 等人(2024 年)提出的最新 3D 星塵模型與銀河平面中性原子氫(Hi)和一氧化碳(CO)巡天的視線速度信息相關聯。採用基於形態相似性的方向梯度直方圖(HOG)方法,將 3D 星塵密度立方體與 Hi 和 CO 譜線發射立方體聯繫起來,生成一個位置-位置-距離-速度(PPDV)超立方體,用於表徵局部 ISM 沿視線的運動。
研究發現,3D 星塵形態與 Hi 和 CO 譜線發射之間存在顯著的形態學關聯,表明大部分 3D 星塵模型中的物質遵循大尺度星系旋轉模式。然而,也觀察到局部偏離旋轉模式的現象,氫原子和一氧化碳譜線發射的標準偏差分別為 12.1 和 6.1 公里/秒。
這些流動的平均動能密度約為 0.68 和 0.18 eV/cm3,與其他能量密度大致相當,證實了連接局部 ISM 中物理過程的反饋迴路所引入的近似能量均分。然而,在 Radcliffe 波、Split 和其他局部密度結構(特別是 Vela C 和 Ara 恆星形成區周圍)發現了大約十倍的能量和動量過密度。
儘管沒有發現局部旋臂撞擊在這些過密度中的證據,但它們的分佈表明了其他大尺度效應的影響,這些效應除了超新星反饋外,還塑造了太陽系附近的能量分佈和動力學。
翻譯成其他語言
從原文內容
arxiv.org
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