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
通過採用更符合高紅移星系特點的低 C/O 豐度比,本研究的理論模型成功重現了在紅移值 z > 6 的星系中觀測到的增強的 [OIII]88µm/[CII]158µm 光度比,突出了元素豐度在理解早期星系星際介質物理條件中的重要性。
這篇研究論文探討了紅移值 z > 6 的星系中遠紅外線 (FIR) 精細結構線,特別關注 [OIII]88µm/[CII]158µm 光度比的增強現象。
高紅移星系的獨特性
在 z > 6 的星系中,常用的星際介質 (ISM) 氣體示踪劑產生的紫外線和光學波段的靜止框架線紅移到地球上無法觀測到的波長。
然而,來自原子和電離氣體的遠紅外線 (FIR) 發射線紅移到亞毫米 (sub-mm) 大氣窗口,可以使用地面設施進行觀測。
FIR 線是恆星形成發生的冷熱 ISM 的明亮示踪劑,並且與光學線相比受塵埃消光的影響較小。
[CII] 和 [OIII] 發射線:探測早期星系的窗口
大多數高紅移亞毫米觀測的目標是來自單電離碳 (C+) 的 [CII]158µm(以下簡稱 [CII])和來自雙電離氧 (O++) 的 [OIII]88µm(以下簡稱 [OIII])發射線。
[CII] 是 ISM 的主要冷卻劑之一,佔恆星形成星系總 FIR 發射量的 0.1% 到 1%。
[OIII] 是溫熱電離氣體 (T ∼104 - 5 × 105 K) 和 HII 區域的示踪劑。
[CII] 和 [OIII] 發射線已在 z > 6 的觀測中得到研究,但同時探測到 [CII] 和 [OIII] 的星系數量仍然有限。
增強的 [OIII]/[CII] 比率:一個宇宙之謎
[CII] 和 [OIII] 都與星系的恆星形成率 (SFR) 相關。
由於 [OIII] 和 [CII] 發射線追踪不同的氣相,因此可以使用它們的光度比來研究 ISM 的電離狀態。
在局部星系中,觀測到的 [OIII]/[CII] 光度比 ≲1,而對於 SFR 相當的 z > 6 星系,該值顯著更高,[OIII]/[CII] 值 ∼1 −20。
增強的高紅移 [OIII]/[CII] 比率的起源仍在爭論中,提出了幾個可能的原因,例如較低的 PDR 覆蓋率、較高的電離參數和較低的氣相金屬豐度。
理論上的努力可以幫助我們將高紅移 ISM 的特性置於星系形成和演化的更廣泛背景中。
最近的研究包括半解析模型、宇宙學縮放模擬(側重於小星系樣本)以及具有大量星系樣本的模擬。
儘管有各種各樣的理論建模方法,但沒有一個模型能夠同時重現 z > 6 處觀測到的高 [OIII]/[CII] 比率以及與高紅移 [CII]-SFR 和 [OIII]-SFR 經驗關係一致的 [CII] 和 [OIII] 光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