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
超重力理論與模對稱性之間有著深刻的聯繫,這種聯繫為理解量子重力提供了獨特的視角。
本文回顧了过去几十年来,模对称性和超重力之间非凡的相互作用,这在物理和数学领域都带来了重大的进步。本文将重点关注具有 N = 1 和 N = 2 局部超对称性的四维模型,回顾该主题的早期文章,并探讨近期发展。这些结果证明,如果辅以适当的假设,超重力可以成为通向量子重力的独特窗口。
局部超对称性意味着广义相对论,因此也意味着引力,这是一个非凡的巧合,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工具:超重力。由于篇幅有限,不可能详细介绍超重力的所有应用和含义。因此,本文将重点关注其最特殊的性质之一,即如果辅以适当的假设,超重力可以转变为通向量子重力的独特窗口。这些假设就是模对称性。
本文并非面面俱到,而是侧重于该主题的最早文章是如何产生的,以及这些发现如何塑造了过去和未来。最后,本文还将简要介绍一些最新进展,以证明该主题在三十多年后仍然充满活力和成果。
从历史上看,具有模对称性的超重力模型的构建始于文献 [3]。这项工作背后的动机之一是,模对称性出现在弦理论的各个地方,并且确实包含了今天所说的 T 对偶性和 S 对偶性,本文将在第 2 节中对此进行回顾。由于从目标空间的角度来看,超重力是弦理论的低能极限,因此很自然地会在其中研究模对称性。事实上,S 对偶性的出现最早是在文献 [4] 中提出的,正是在具有模对称性的四维 N = 1 超重力模型的背景下,如第 3 节所述。虽然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不会对此进行详细阐述,但对偶对称性也对 M 理论的提出起到了重要作用,而 M 理论引发了第二次超弦革命。这也许是模对称性和超重力之间相互作用最闪耀的时期。事实上,Seiberg 和 Witten 的开创性工作 [5] 引发了多项进展,导致物理和数学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步。尽管是在不切实际的环境中保留了足够的超对称性,但量子引力中的某些非微扰现象首次得到了非常精确的理解。从这个独特的历史时刻开始,我们回顾了早期关于 N = 2 超重力对偶性的工作 [6,7],特别是四维 N = 2 杂化紧致化,我们将在第 4 节中对此进行回顾。如今,超重力和模对称性之间的相互作用仍然是物理和数学各个领域富有成果的研究源泉。例如,它最近在沼泽地方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方法用于研究量子引力和物种尺度,如我们在第 5 节中所回顾的那样,其中还简要提到了其他一些最近的应用。
最后,在附录 A 中,我们回顾了四维 N = 1 和 N = 2 超重力的一些基本要素。
我们可以从这个主题中学到的一个普遍教训是,超重力的结构与模形式理论非常吻合。虽然我们将在下文中回顾几个例子,并且在本文未涵盖的文献中可以找到更多例子,但我们最终并不清楚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凡的巧合,使得该主题值得在未来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