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
提出一種去中心化的同步協議,用於管理跨多個量子網路節點的同步化的啟發式配對生成。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種名為Eventual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ESP)的去中心化控制平面協議,用於管理量子網路中節點之間的同步化啟發式配對生成。
ESP的設計目標是最小化配對請求的平均延遲。與現有的集中式調度器方法(如分佈式隊列協議, DQP)相比,ESP採用分散式架構,允許節點並發處理配對請求,從而顯著提高了系統吞吐量。
ESP的關鍵特點包括:
每個節點獨立管理自己的狀態,無需中央調度器。這提高了協議的可擴展性。
引入睡眠和喚醒機制,以處理無法立即獲得遠端節點資源的請求。這確保了最終同步。
使用本地到達編號來維護請求優先級,避免飢餓。
通過在不同規模的量子網路拓撲上進行模擬,結果顯示ESP相比DQP能將平均請求延遲降低約6倍,隨網路規模增加的延遲增長也大幅降低。此外,ESP在處理高保真度配對請求時也表現出更出色的性能。
統計資料
量子網路中,每個節點最多只能參與一個遠端配對生成。
X
j∈V,j̸=i
xij ≤1 ∀i ∈V
引述
"提出一種去中心化的同步協議,用於管理跨多個量子網路節點的同步化的啟發式配對生成。"
"通過在不同規模的量子網路拓撲上進行模擬,結果顯示ESP相比DQP能將平均請求延遲降低約6倍,隨網路規模增加的延遲增長也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