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logo
登入

促進關於氣候變化的可靠知識:關於抵制社群媒體操縱之有效措施的系統性回顧


核心概念
社交媒體上關於氣候變遷的錯誤資訊持續存在,需要資訊素養提升和有效的更正資訊策略來應對,同時需要更多關注商業和政治勢力的影響力。
摘要

研究目標:

本系統性回顧旨在探討學術界如何應對社群媒體上關於氣候變遷的資訊操縱問題。

研究方法:

作者們搜尋了 Web of Science 和 SCOPUS 兩大資料庫,以尋找關於此議題的相關文獻。他們制定了嚴謹的篩選標準,最終選取了 38 篇符合條件的出版物進行分析。

主要發現:

  • 社群媒體上關於氣候變遷的資訊操縱現象日益嚴重,但相關研究仍以歐美地區為主。
  • 研究方法以內容分析為主,較少採用實驗或調查方法,導致許多提出的解決方案缺乏實證支持。
  • 研究主要關注資訊接收者的個人特質、既有信念和意識形態,較少探討資訊發送者(如企業、政府)的影響力。
  • 常見的應對措施包括資訊素養提升、更正資訊活動和內容審核,但成效因平台、資訊格式和受眾背景而異。

主要結論:

  • 資訊素養和更正資訊策略是應對氣候變遷資訊操縱的有效方法,但需要更多實證研究來驗證其效果。
  • 未來研究應更加關注商業和政治勢力在資訊操縱中的角色,以及圖像和影片為主的社群媒體平台。
  • 自動化方法和跨學科合作對於應對日益複雜的資訊環境至關重要。

研究意義:

本研究為應對社群媒體上關於氣候變遷的資訊操縱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並指出了未來研究的方向。

edit_icon

客製化摘要

edit_icon

使用 AI 重寫

edit_icon

產生引用格式

translate_icon

翻譯原文

visual_icon

產生心智圖

visit_icon

前往原文

統計資料
自 2015 年以來,關於線上氣候變遷資訊操縱的出版物數量增加了約五倍。 超過 70% 的相關研究第一作者來自美國或英國。 內容分析是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佔比超過 50%。 近 50% 的出版物沒有提出任何具體的應對措施。 資訊素養提升和更正資訊活動是兩種最常被提出且經過測試後未被否定的應對措施。
引述
「儘管(或因為)許多利益關係者參與線上討論,但这並未帶來可靠的科學資訊或更優質的辯論。」 (Schäfer, 2012) 「即使是少量的誤導性氣候資訊,例如一些統計數據,也能有效降低人們對氣候變遷的接受程度。」 (Treen et al., 2020)

深入探究

社群媒體平台應在多大程度上為其平台上傳播的氣候變遷資訊的準確性負責?

社群媒體平台在氣候變遷資訊傳播中扮演著複雜的角色,其責任界定也充滿爭議。一方面,平台方主張自身僅提供技術服務,不應為用戶所發布內容的真實性負責。然而,平台演算法、內容推薦機制以及廣告投放策略等,都可能無意間助長了錯誤資訊的傳播,甚至形成資訊繭房,加劇社會分化。 平台方應承擔的責任包括: 建立透明的內容審查機制: 平台應制定明確的社群規範,針對氣候變遷資訊操縱行為,例如散播不實資訊、刻意誤導、仇恨言論等,進行有效識別和處理。 提升演算法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平台應優化演算法,避免因演算法偏見而放大特定觀點或資訊,同時公開演算法運作機制,接受社會監督。 與事實查核機構合作: 平台應與獨立的第三方事實查核機構合作,標記或移除平台上的不實資訊,並向用戶提供準確可靠的資訊來源。 推廣媒體素養教育: 平台應積極參與媒體素養教育,幫助用戶提升辨別資訊真偽的能力,並鼓勵用戶理性思考、負責任地分享資訊。 然而,平台方的責任也應有所限制: 言論自由的保障: 平台應在打擊錯誤資訊的同時,也要保障用戶的言論自由,避免過度審查或限制用戶表達不同觀點的權利。 技術可行性的考量: 平台應在技術可行範圍內,採取合理措施來應對資訊操縱問題,但不能要求平台承擔超出其技術能力範圍的責任。 總而言之,社群媒體平台應在維護言論自由和技術可行性的前提下,積極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採取有效措施來提升平台上氣候變遷資訊的準確性,為應對氣候變遷這一全球性挑戰貢獻力量。

強調個人責任和資訊素養的策略是否反而忽略了大型企業和政治團體在散播氣候變遷錯誤資訊方面的責任?

過度強調個人責任和資訊素養,確實可能忽略大型企業和政治團體在散播氣候變遷錯誤資訊方面的責任。這些行為者往往擁有更多資源和影響力,其散播的錯誤資訊更具迷惑性和傳播力,對公眾認知和政策制定產生更大負面影響。 僅僅依靠個人責任和資訊素養存在以下問題: 資訊不對稱: 個人在面對企業和政治團體精心設計的資訊操縱時,往往處於資訊劣勢,難以辨別真偽。 資源不平等: 個人提升資訊素養需要時間和精力,而企業和政治團體卻能投入大量資源進行資訊操縱,造成不公平的競爭環境。 轉移責任: 過度強調個人責任,可能讓企業和政治團體逃避自身應承擔的責任,不利於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應對氣候變遷資訊操縱,需要多管齊下: 追究企業和政治團體的責任: 應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對惡意散播氣候變遷錯誤資訊的企業和政治團體進行追責,提高其違法成本。 加強對資訊操縱行為的監管: 政府和相關機構應加強對網路平台的監管,要求平台方履行資訊審查義務,並對資訊操縱行為進行有效打擊。 支持獨立媒體和事實查核機構: 應鼓勵和支持獨立媒體和事實查核機構的發展,為公眾提供客觀、準確的氣候變遷資訊。 總之,應對氣候變遷資訊操縱,不能僅僅依靠個人責任和資訊素養,更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和監管機制,追究企業和政治團體的責任,從源頭上遏制錯誤資訊的產生和傳播。

如果將應對氣候變遷資訊操縱的成功經驗應用於其他領域,例如公共衛生或政治選舉,會面臨哪些挑戰和機遇?

應對氣候變遷資訊操縱的成功經驗,例如資訊素養教育、事實查核、平台責任等,可以應用於公共衛生、政治選舉等其他領域,但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和機遇。 挑戰: 領域特殊性: 不同領域的資訊操縱手段和特點有所不同,需要針對性地制定應對策略。例如,公共衛生領域的資訊操縱可能利用人們對疾病的恐懼心理,而政治選舉領域的資訊操縱則可能利用虛假信息攻擊對手。 資訊環境複雜性: 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資訊傳播速度更快、範圍更廣,資訊環境更加複雜,增加了資訊操縱的難度和危害性。 跨國合作的必要性: 資訊操縱往往跨越國界,需要國際社會加強合作,共同應對。 機遇: 技術發展提供新工具: 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為識別和應對資訊操縱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 公眾意識不斷提高: 隨著資訊操縱問題日益突出,公眾對資訊素養和事實查核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為應對資訊操縱創造了有利的社會環境。 跨領域合作的可能性: 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政府機構、社會組織可以加強合作,分享經驗,共同應對資訊操縱的挑戰。 應對策略: 發展領域專屬的資訊素養教育: 針對不同領域的特點,設計相應的資訊素養教育課程,幫助人們提升辨別資訊真偽的能力。 利用技術手段加強資訊監管: 開發基於人工智慧的資訊監測系統,及時發現和處理虛假信息和惡意傳播行為。 促進國際合作,建立資訊共享機制: 加強國際間的資訊交流與合作,建立資訊共享機制,共同應對跨國資訊操縱問題。 總之,應對資訊操縱是一個長期而複雜的任務,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共同努力,才能構建一個更加健康、安全的資訊環境。
0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