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logo
登入

基於深度強化學習的逆變器控制優化:固定增益與自適應增益調諧策略對電力系統穩定性的影響


核心概念
本文提出了一種利用深度強化學習 (DRL) 優化逆變器控制器增益的新方法,並探討了固定增益和自適應增益兩種策略在提升電網系統穩定性方面的優缺點和應用挑戰。
摘要

文獻綜述

  • 近年來,人工智慧技術,特別是深度強化學習 (DRL),在電力系統控制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受關注。
  • 現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使用 DRL 代理替換傳統 PI 控制器或調整 PI 控制器的自適應增益。
  • 然而,這些方法存在一些挑戰,例如硬體部署限制、計算需求高和訓練時間長等。

研究方法

  • 本文提出了一種混合方法,結合了 Simulink 和 Python 的優勢,以解決上述挑戰。
  • 首先,在 Simulink 中開發電磁暫態 (EMT) 模型,並將其轉換為動態連結程式庫 (DLL)。
  • 然後,將 DLL 整合到基於 Python 的強化學習環境中,利用多核部署和加速計算來顯著減少訓練時間。
  • 本文探討了兩種逆變器控制增益調諧方法:
    • 固定增益策略:將控制器增益表示為強化學習策略(actor 網路)的權重。
    • 自適應增益策略:將增益動態生成為強化學習策略(actor 網路)的輸出。

實驗結果

  • 通過實驗驗證了所提出的方法在穩定並網逆變器瞬態性能方面的有效性。
  • 結果表明,與傳統 PI 控制器相比,經過強化學習調諧的控制器增益可以顯著提高系統的魯棒性和動態性能。

優缺點分析

  • 固定增益策略:
    • 優點:易於部署,計算成本低。
    • 缺點:無法適應動態變化的電網條件。
  • 自適應增益策略:
    • 優點:能夠根據電網條件動態調整增益,提高系統魯棒性。
    • 缺點:計算成本高,硬體部署更具挑戰性。

總結與展望

  • 本文提出了一種基於深度強化學習的逆變器控制器增益優化方法,並比較了固定增益和自適應增益兩種策略。
  • 研究結果表明,該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電網系統的穩定性和動態性能。
  • 未來的工作包括將該方法應用於更大規模的電力系統,並進一步優化強化學習代理的訓練效率。
edit_icon

客製化摘要

edit_icon

使用 AI 重寫

edit_icon

產生引用格式

translate_icon

翻譯原文

visual_icon

產生心智圖

visit_icon

前往原文

統計資料
從 2019 年開始,基於強化學習的電力系統穩定性論文數量急劇增加,2022 年達到 80 篇的峰值。 Simulink 的 EMT 仿真每秒需要大約 20,000 個計算步驟。 強化學習代理需要 50 到 2,000 個訓練片段才能達到合理的收斂。 固定增益 DRL 模型在約 50 個片段後,獎勵穩定在 -0.1 左右。 自適應增益 DRL 模型在約 100 個片段後,獎勵達到飽和,表明訓練收斂。
引述
"One of the prominent challenges of EMT simulation is the requirement for very small time steps to accurately solve the network dynamics." "Our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the RL agent requires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training episodes, ranging from 50 to 2,000, to achieve reasonable convergence." "This approach allows us to utilize the best of both worlds; Simulink’s advanced modeling capabilities and Python’s computational power and rich RL libraries offering a more efficient and practical solution for controller tuning in IBR-based power system."

深入探究

如何將本文提出的方法應用於包含多種可再生能源和負載的更複雜的電網系統?

將本文提出的深度強化學習 (DRL) 方法應用於包含多種可再生能源和負載的更複雜電網系統,需要進行以下擴展和改進: 更全面的環境建模: 多種可再生能源: 需要將多種分佈式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光伏、風力發電等,以及其相應的控制策略和動態特性納入電網模型中。 多樣化負載: 考慮不同類型的負載,例如住宅、工業和商業負載,以及其對電壓、頻率波動的敏感性和動態響應。 大規模電網: 研究如何將 DRL 算法應用於大規模電網,例如利用分佈式 DRL 或多智能體 DRL 框架來處理計算複雜性。 更複雜的控制目標: 多目標優化: 除了電網穩定性,還需要考慮其他控制目標,例如電網效率、電能質量、可再生能源消納等,並設計相應的多目標獎勵函數。 協調控制: 研究如何利用 DRL 算法實現多種可再生能源和負載的協調控制,以共同維護電網穩定性和實現優化運行。 增強算法的泛化能力: 遷移學習: 利用遷移學習方法,將在簡單電網模型中訓練的 DRL 智能體遷移到更複雜的電網模型中,以加快訓練速度和提高泛化能力。 魯棒性設計: 考慮電網參數的不確定性、可再生能源和負載的間歇性和波動性等因素,設計更具魯棒性的 DRL 算法,以應對實際電網運行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

在實際應用中,如何確保基於 DRL 的控制器在面對電網故障或其他突發事件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實際應用中,確保基於 DRL 的控制器在面對電網故障或其他突發事件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可以採取的措施: 安全性驗證和測試: 仿真測試: 在部署到實際電網之前,必須在各種仿真環境中對基於 DRL 的控制器進行充分的測試,包括各種電網故障、可再生能源和負載的波動等情況。 硬件在環仿真: 採用硬件在環仿真平台,將 DRL 控制器與真實的電力電子設備和控制系統進行集成測試,以驗證其在實際硬件環境中的性能和安全性。 安全約束和規則: 獎勵函數設計: 在設計 DRL 智能體的獎勵函數時,應將安全約束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對違反安全約束的行為進行嚴厲懲罰,例如電壓、電流越限等。 安全層設計: 在 DRL 控制器之外,可以設計一個安全層,用於監控電網運行狀態,并在 DRL 控制器產生不安全動作時進行干預和糾正,例如切換至傳統控制器或採取緊急控制措施。 可解釋性和可調試性: DRL 模型解釋: 研究如何提高 DRL 模型的可解釋性,例如利用注意力機制或特徵可視化技術,幫助工程師理解 DRL 控制器的決策過程,以便於分析和診斷問題。 在線監控和調試: 開發在線監控和調試工具,實時監控 DRL 控制器的運行狀態,並在出現異常情況時提供預警和診斷信息,以便於運維人員及時採取措施。

本文提出的 DRL 方法能否與其他先進控制技術(例如模型預測控制)相結合,以進一步提高電網系統的性能?

是的,本文提出的 DRL 方法可以與其他先進控制技術,例如模型預測控制 (MPC) 相結合,以進一步提高電網系統的性能。 DRL 與 MPC 的優勢互補: DRL: 擅長處理非線性、高維度、複雜動態系統的控制問題,能夠通過與環境交互學習到優化的控制策略。 MPC: 基於系統模型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系統行為,並通過優化算法求解最優控制序列,具有較強的預測和優化能力。 結合方式: 串聯結構: 可以將 DRL 和 MPC 設計成串聯結構,例如利用 DRL 控制器處理電網的非線性和不確定性,而 MPC 控制器則基於 DRL 控制器提供的參考軌跡進行更精確的預測和優化控制。 並聯結構: 可以將 DRL 和 MPC 設計成並聯結構,例如利用 DRL 控制器學習 MPC 控制器的參數或約束條件,以提高 MPC 控制器的自適應性和魯棒性。 潛在優勢: 提高控制性能: 結合 DRL 和 MPC 的優勢,可以開發出性能更優的控制器,例如更快地響應電網故障、更精確地跟踪參考軌跡、更有效地抑制電網振盪等。 增強自適應能力: DRL 可以幫助 MPC 控制器自適應地調整參數和約束條件,以應對電網運行環境的變化,例如可再生能源和負載的波動等。 提高魯棒性: DRL 可以通過學習電網的非線性和不確定性,提高 MPC 控制器的魯棒性,使其在面對電網故障或其他突發事件時仍能保持穩定運行。 總之,將 DRL 與 MPC 等其他先進控制技術相結合,具有很大的潜力,可以進一步提高電網系統的性能、自適應能力和魯棒性。
0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