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logo
登入
洞見 - Machine Learning - # 機器學習定價

運用機器學習對具有多重標的資產的結構性產品進行對沖和定價


核心概念
本文提出了一種基於機器學習的定價模型,用於對沖和定價具有多重標的資產的結構性產品,特別是自動贖回票據,並證明了其相較於傳統方法在效率和性能方面的優勢。
摘要

論文資訊

Anil Sharma, Freeman Chen, Jaesun Noh, Julio DeJesus, and Mario Schlener. 2024. Hedging and Pricing Structured Products Featuring Multiple Underlying Assets. In Proceedings of Make sure to enter the correct conference title from your rights confirmation emai (Conference acronym ’ICAIF 2024). ACM, New York, NY, USA, 7 pages. https://doi.org/XXXXXXX.XXXXXXX

研究目標

本研究旨在探討如何有效地對沖和定價具有多重標的資產的結構性產品,特別是自動贖回票據。傳統的蒙地卡羅模擬方法計算量大,效率低下,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種基於機器學習的定價模型,並使用分佈式強化學習算法來對沖包含自動贖回票據的投資組合。

方法

  • 使用 Chebyshev 張量作為無模型機器學習定價方法,以提高定價效率。
  • 使用分佈式分佈式 DDPG (D4PG) 算法和分位數回歸 (QR) 來學習最佳對沖策略。
  • 使用美國期權作為對沖工具,並訓練強化學習代理選擇對沖數量。

主要發現

  • 與傳統的蒙地卡羅方法相比,基於機器學習的期權定價器計算價格的速度快了 250 倍。
  • 分佈式強化學習算法在對沖包含多個標的資產的自動贖回票據的投資組合方面,表現優於傳統的 Delta 中性和 Delta-Gamma 中性對沖策略。
  • 強化學習代理在 5% 的情況下實現了 33.95 的 VaR,而 Delta 中性和 Delta-Gamma 策略分別產生了 -0.04 和 13.05 的 VaR,這突顯了強化學習代理的優越性。

主要結論

  • 機器學習方法可以有效地用於對沖和定價具有多重標的資產的結構性產品。
  • 分佈式強化學習算法為對沖此類產品提供了有效且穩健的策略。

研究意義

本研究為金融工程領域做出了貢獻,特別是在使用機器學習技術進行衍生品定價和對沖方面。它為從業者提供了有效管理複雜結構性產品風險的實用工具。

局限性和未來研究方向

  • 本研究的重點是自動贖回票據,未來可以擴展到其他類型的結構性產品。
  • 未來可以進一步研究不同機器學習算法和強化學習環境對對沖性能的影響。
edit_icon

客製化摘要

edit_icon

使用 AI 重寫

edit_icon

產生引用格式

translate_icon

翻譯原文

visual_icon

產生心智圖

visit_icon

前往原文

統計資料
使用機器學習方法對具有三個標的指數的自動贖回票據進行定價,比蒙地卡羅模擬快 250 倍。 強化學習代理在 5% 的情況下實現了 33.95 的 VaR,而 Delta 中性和 Delta-Gamma 策略分別產生了 -0.04 和 13.05 的 VaR。 強化學習代理的 VaR-95% 為 -6.35,也優於 Delta 中性和 Delta-Gamma 策略。
引述
"Utilizing machine learning (ML) to approximate the original pricing model offers substantial efficiency gains." "Our distributional RL based hedging strategy provides better 𝑃𝑛𝐿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Delta-neutral and Delta-Gamma neutral hedging strategies." "The 𝑉𝑎𝑅5% (𝑃𝑛𝐿 value) of our RL agent based hedging is 33.95,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ing both the Delta neutral strategy, which has a 𝑉𝑎𝑅5% of −0.04, and the Delta-Gamma neutral strategy, which has a 𝑉𝑎𝑅5% of 13.05."

從以下內容提煉的關鍵洞見

by Anil Sharma,... arxiv.org 11-05-2024

https://arxiv.org/pdf/2411.01121.pdf
Hedging and Pricing Structured Products Featuring Multiple Underlying Assets

深入探究

在面對更極端的市場條件或黑天鵝事件時,這種基於機器學習的定價和對沖模型的穩健性如何?

基於機器學習的定價和對沖模型,雖然在效率上表現出色,但在面對極端市場條件或黑天鵝事件時,其穩健性仍存在一定疑慮。這是因為: 數據依賴性: 機器學習模型依賴於歷史數據進行訓練,而歷史數據未必能準確反映極端市場情況。當出現黑天鵝事件等超出歷史數據範圍的情況時,模型的預測能力可能會大幅下降,導致定價和對沖策略失效。 模型泛化能力: 即使模型在訓練數據集上表現良好,也難以保證其在面對全新市場環境時的泛化能力。極端市場條件下,資產價格波動劇烈,相關性關係也可能發生變化,這可能導致模型無法準確捕捉市場動態,影響其對沖效果。 模型可解釋性: 許多機器學習模型,尤其是深度學習模型,都存在“黑箱”問題,難以解釋其決策依據。這在面對監管機構時會成為一大阻礙,也讓風險管理人員難以評估模型在極端情況下的可靠性。 為提高模型在極端市場條件下的穩健性,可以考慮以下措施: 壓力測試和情景分析: 對模型進行嚴格的壓力測試和情景分析,模擬各種極端市場情況,評估模型在不同壓力情境下的表現,並根據測試結果調整模型參數或結構。 引入外部數據和知識: 除了歷史市場數據,還可以考慮引入其他相關信息,例如宏觀經濟數據、新聞事件、政策變化等,以幫助模型更好地理解市場環境,提高其對極端情況的預測能力。 模型組合和集成學習: 可以嘗試將多個不同類型的模型組合起來,或者使用集成學習方法,以降低單一模型的偏差和方差,提高整體的穩健性和泛化能力。

傳統金融機構如何克服採用這些基於機器學習的模型所面臨的潛在挑戰,例如模型可解釋性和監管批准?

傳統金融機構在採用基於機器學習的模型時,確實面臨著模型可解釋性和監管批准等挑戰。以下是一些克服這些挑戰的策略: 模型可解釋性: 採用更具可解釋性的模型: 選擇本身就具備一定可解釋性的模型,例如線性模型、決策樹等,或者使用模型无关解释技术 (Model-Agnostic Interpretability) ,例如 LIME (Local Interpretable Model-agnostic Explanations) 或 SHAP (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 等,分析模型的決策依據。 建立模型文件和說明: 詳細記錄模型的設計思路、訓練數據、算法選擇、參數設定等信息,並對模型的預測結果進行可視化和分析,以便監管機構和內部風險管理人員理解模型的運作機制。 監管批准: 積極與監管機構溝通: 在模型開發和應用的過程中,積極與監管機構保持溝通,讓監管機構了解模型的設計理念、風險控制措施以及預期效益,爭取監管機構的理解和支持。 參與行業標準制定: 積極參與相關行業標準的制定,推動建立針對機器學習模型的監管框架和評估標準,為模型的應用創造良好的監管環境。 逐步推廣應用: 先在風險較低的業務場景中試點應用機器學習模型,積累經驗,完善風險控制措施,待模型成熟後再逐步推廣到更廣泛的業務領域。

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進步將如何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金融風險的理解和管理方式?

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進步,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根本性地改變我們對金融風險的理解和管理方式: 更精準的風險識別: 機器學習算法可以分析海量數據,識別傳統方法難以發現的風險因素和模式,從而更早、更準確地預測潛在風險。 更動態的風險評估: 傳統風險評估方法往往依賴於靜態數據和模型,而機器學習可以根據實時數據動態調整風險評估模型,更及時地反映市場變化和風險狀況。 更自動化的風險控制: 機器學習可以自動化執行風險管理策略,例如自動調整投資組合、執行交易指令、監控市場異常等,提高風險管理效率,降低人為因素的影響。 更個性化的風險管理: 機器學習可以根據客戶的風險偏好、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提供更個性化的風險管理方案,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總而言之,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進步將推動金融風險管理從“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轉變,從而更有效地識別、評估和控制金融風險,為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創造更穩健的投資環境。
0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