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
LoRaFB-SNet,一種結合了長程回饋連接和脈衝神經元的新型深度學習模型,能有效捕捉小鼠視覺皮層對電影刺激的動態和靜態表徵,並優於其他現有模型。
摘要
論文概述
本篇研究論文介紹了一種名為 LoRaFB-SNet(長程回饋脈衝神經網路)的新型深度學習模型,用於模擬小鼠視覺皮層對電影刺激的反應。作者認為,現有的深度學習模型大多專注於分析靜態圖像的神經反應,缺乏對動態、情境豐富的電影刺激的理解。因此,他們提出了 LoRaFB-SNet,該模型結合了長程回饋連接和脈衝神經元,以更好地捕捉視覺皮層在處理電影刺激時的動態和靜態表徵。
研究方法
模型設計
LoRaFB-SNet 的設計基於兩個生物學上的合理性原則:
- 使用 LIF 神經元作為網路的基本單元,模擬生物神經元的膜電位動態,並像視覺皮層一樣透過脈衝序列編碼信息。
- 設計長程回饋結構,模擬小鼠視覺皮層中廣泛存在的跨區域自上而下連接。這種長程遞歸與具有自累積性的脈衝神經元相輔相成,用於表徵時間信息。
表徵相似性度量
為了評估模型和小鼠視覺皮層在時間序列刺激下的總體表徵相似性,作者提出了時間序列表徵相似性分析(TSRSA),該方法基於表徵相似性分析(RSA),並考慮了時間序列表徵的時間關係,以便於分析動態屬性。
動態和靜態信息影響的量化
為了分析視覺模型如何處理電影刺激中的不同類型信息,作者修改了原始電影的時間結構(動態)和靜態紋理(靜態),並獲得了網路的變體動態或靜態表徵。透過測量修改後的網路輸出與未修改的皮層表徵之間的相似性,作者量化了動態和靜態信息對表徵相似性的影響。
主要發現
- LoRaFB-SNet 在所有實驗中均顯著優於其他傑出的替代模型,證明了模型結構和機制的關鍵作用。
- 透過改變輸入模型的電影刺激的時間結構或靜態紋理,作者量化了動態和靜態信息對表徵相似性的影響。結果表明,LoRaFB-SNet 處理電影刺激的方式與大腦類似,形成依賴於情境的表徵,為視覺皮層的電影處理機制提供了更深入的見解。
研究結論
LoRaFB-SNet 能夠有效地捕捉視覺皮層的動態和靜態表徵,並有助於揭示視覺系統中的電影處理機制。該模型為研究其他物種的視覺皮層以及研究其他感覺模態提供了一個有潛力的通用框架,有助於理解更複雜的神經計算。
統計資料
LoRaFB-SNet 在 Movie1 上的 TSRSA 得分比 CORnet 高 2.8%,比 ResNet-2p-CPC 高 49.3%。
LoRaFB-SNet 在 Movie2 上的 TSRSA 得分比 CORnet 高 26.8%,比 ResNet-2p-CPC 高 64.4%。
LoRaFB-SNet 在 Movie1 上達到了神經上限的 63.3%,在 Movie2 上達到了 45.9%。
當電影刺激時間較長時,LoRaFB-SNet 的相似性優勢更加明顯。
隨著混亂程度的增加,LoRaFB-SNet 的 TSRSA 得分下降幅度高達 46.5%,而 SEW-ResNet 的最大下降幅度不到 9%。
隨著替換比例的增加,LoRaFB-SNet 的 TSRSA 得分下降,但訓練在視頻數據集上的模型得分始終高於訓練在圖像數據集上的模型。
引述
"This oversight is particularly critical given that the visual system receives predominantly dynamic information and integrates the information in both spatial [23, 24] and temporal [20] dimensions."
"Overall, our proposed novel model achieves the highest neural similarity under movie stimuli and better captures brain-like dynamic and static representations, shedding light on the movie coding strategy of the mouse visual cort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