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
本文提出了一種用於機器人顯微操作的新型配準方案,該方案利用顯微立體相機系統 (MSCS) 和基於 CNN 的配準策略,實現對部分暴露小鼠顱骨表面的精確配準,以提高機器人在科學和手術環境中進行顯微操作的精度和準確性。
摘要
書目資訊
Xiaofeng Lin, Saúl Alexis Heredia Pérez, & Kanako Harada. (2024). A Cranial-Feature-Based Registration Scheme for Robotic Micromanipulation Using a Microscopic Stereo Camera System. Advanced Robotics, 38(21).
研究目標
本研究旨在開發一種用於機器人顯微操作的顯微立體相機系統 (MSCS) 和配準方案,以解決在科學和手術應用中,顯微操作所面臨的挑戰,特別是在小鼠顱窗創建任務中,需要精確的顱骨厚度測量和與實際顱骨的精確配準,以防止在鑽孔過程中損壞大腦。
方法
- 開發了一種採用線性模型的 MSCS,用於深度感知,並通過基於 GPU 的視差計算算法加速其處理速度。
- 開發了一種精確的配準方案,用於部分暴露的顱骨表面,採用基於 CNN 的約束和彩色配準策略。
- 將這些方法與 MSCS 整合,並通過小鼠屍體實驗對其進行評估。
主要發現
- MSCS 在步高實驗中表現出 0.10 毫米 ± 0.02 毫米的高精度,並在 3D 重建中實現了 30 FPS 的實時性能。
- 配準方案在 105 個連續幀上進行測試,其平移誤差為 1.13 毫米 ± 0.31 毫米,旋轉誤差為 3.38° ± 0.89°,平均速度為 1.60 FPS,證明了其精度。
主要結論
- 本研究提出的 MSCS 和新型配準方案提高了機器人在科學和手術環境中進行顯微操作的精度和準確性。
- 這些創新為應對顯微操作的挑戰提供了自動化方法,為顯微外科和科學研究的各個領域更準確、更高效和侵入性更小的程序鋪平了道路。
重大意義
本研究開發的 MSCS 和配準方案在顯微外科手術(如顱骨切開術或整形和重建手術)以及微機電系統 (MEMS) 製造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可以提高手術精度、效率和安全性。
局限性和未來研究方向
- 未來將進一步努力提高系統對反射表面的魯棒性,並精確校準工作距離以實現絕對深度重建。
- 將開發的技術整合到其他應用中,以確保手術和醫學研究中顯微操作的性能和安全性。
統計資料
小鼠顱骨的厚度範圍為 0.27 毫米至 0.70 毫米。
系統的深度解析度應為 0.14 毫米或更精細。
幀率超過 10 FPS 對於人類操作員實現即時深度感知至關重要。
MSCS 在步高實驗中達到了 0.10 毫米的精度,均方根誤差為 0.02 毫米。
配準方案在 105 個連續幀上進行測試,其平移誤差為 1.13 毫米 ± 0.31 毫米,旋轉誤差為 3.38° ± 0.89°。
引述
"Biological specimens, unlike industrial components, exhibit significant variations in size and shape, and certain tissues possess a highly soft and deformable nature. This variability poses a challenge to robotic systems, which excel at performing repetitive or predefined motions, but struggle to automatically adapt to these variations."
"Accurate registration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for human-robot interaction,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micromanipulation in medicine, improving the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protecting medical professionals in telerobotic medicine applications."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application of a MSCS and a novel registration scheme in enhancing the precision and accuracy of robotic micromanipulation in scientific and surgical settings. The innovations presented here offer automation methodology in handling the challenges of microscopic manipulation, paving the way for more accurate, efficient, and less invasive procedures in various fields of microsurger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