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
這篇研究報告了在 z=7.3 處發現一個低光度寬線活躍星系核 (LRD),並首次透過星系團分析證實了 LRDs 與高紅移類星體可能源自同一母體,挑戰了現有的超大質量黑洞成長模型。
摘要
這篇研究報告了在 z=7.3 處發現一個低光度寬線活躍星系核 (LRD),命名為 J1007 AGN,並首次透過星系團分析,證實了 LRDs 與高紅移類星體可能源自同一母體。這個發現挑戰了現有的超大質量黑洞成長模型,並為早期宇宙中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見解。
研究背景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JWST) 揭示了一種令人困惑的紫外線微弱寬線活躍星系核 (AGN) 群體,由於其緊湊的形態和紅色的靜止系光學顏色,它們被戲稱為“小紅點” (LRDs)。
LRDs 的內在光度和超大質量黑洞 (SMBH) 質量可與紫外線明亮的類星體相媲美,儘管它們的數量要多 100 倍以上。
如果 LRDs 和類星體屬於同一個基礎群體,那麼它們應該位於質量相當的暗物質暈中,並具有相似的星系過度密度。否則,它們代表著具有不同物理特性和形成歷史的不同群體。
因此,表徵 LRDs 環境為了解其性質提供了一個關鍵測試。
研究發現
研究人員在 z = 7.26 處發現了一個寬線 AGN,命名為 J1007 AGN,並在類星體 J1007+2115 (z = 7.51) 的區域內發現了八個鄰近星系,紅移相似 (z = 7.2−7.3)。
J1007 AGN 呈現為一個緊湊的源,具有紅色的靜止系光學顏色,屬於 LRDs 群體。
NIRSpec/MSA PRISM 光譜顯示 J1007 AGN 具有明顯的連續譜,並具有大量強發射線。
透過多成分擬合,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寬 Hβ 線寬,證實了該源是一個 I 型 AGN。
J1007 AGN 的內在熱光度為 10^46.7 ergs^-1,SMBH 質量為 7 × 10^8 M⊙。
最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天體嵌入在一個由八個鄰近星系組成的過度密度區域中,這使得研究人員能夠首次計算出 LRDs 周圍星系團的 光譜估計。
研究人員發現 LRD-星系互相關長度為 r0 = 9±2h^−1 cMpc,與 z∼6 紫外線明亮類星體的互相關長度相當。
由此得出的最小暗物質暈質量估計為 log10(Mhalo,min/M⊙) = 12.3+0.7−0.8,表明幾乎所有質量超過該值的暈在 z ≈7 時都必須包含活躍吸積的 SMBHs,這與發光類星體的占空比 (< 1%) 形成鮮明對比。
研究結論
研究結果表明,LRDs 是紫外線明亮類星體的模糊對應物,這為從類星體團和類星體鄰近區域推斷出的紫外線明亮壽命短提供了一個自然的解釋。
LRDs 代表了類星體增長的模糊階段,在這些階段中,SMBH 的增長發生在長期塵埃遮蔽的階段。
LRDs 的高占空比和與紫外線明亮類星體相似的最小暗物質暈質量表明,早期宇宙中幾乎所有質量超過一定值的暗物質暈都包含活躍吸積的 SMBHs。
研究意義
這項研究為理解早期宇宙中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見解。LRDs 的發現和表徵挑戰了現有的 SMBH 增長模型,並表明 LRDs 可能是解決早期宇宙中 SMBH 快速增長難題的關鍵。
統計資料
J1007 AGN 的內在熱光度為 10^46.7 ergs^-1。
J1007 AGN 的 SMBH 質量為 7 × 10^8 M⊙。
LRD-星系互相關長度為 r0 = 9±2h^−1 cMpc。
LRDs 的最小暗物質暈質量估計為 log10(Mhalo,min/M⊙) = 12.3+0.7−0.8。
LRDs 的占空比約為 100%。
發光類星體的占空比小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