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
晚型星系中心核球與大尺度纖維結構之間並不存在明顯的指向性關聯,而核球與星系盤的指向則呈現出顯著一致性,這意味著核球的形成可能與星系盤物質的徑向遷移密切相關。
長期以來,天文學家們對於星系核球與星系盤的形成順序一直存在爭議,主要存在兩種模型:
星系盤先形成模型: 該模型認為星系盤首先形成,隨後由於引力擾動、中心不穩定性或徑向遷移等因素導致核球的形成。
星系核球先形成模型: 該模型認為核球首先在暗物質暈中形成,隨後通過吸積周圍氣體冷卻形成星系盤。
觀測證據的局限性
基於恆星年齡推斷形成順序的方法存在局限性:
恆星顏色受年齡和金屬豐度共同影響,難以區分。
年輕恆星的存在會干擾對質量加權恆星年齡的評估。
星系的“由內而外”形成模式導致即使星系盤先形成,中心區域的恆星年齡也可能早於外圍星系盤,造成年齡分佈的重疊。
模擬結果的不確定性
高精度模擬(如FIRE項目)表明,高紅移星系中的冷氣體吸積會形成巨大的恆星團塊,最終在星系盤中心形成核球,支持核球先形成的觀點。
低紅移的大尺度宇宙學模擬和半解析模型則表明,大多數晚型星系先形成星系盤,然後由於星系盤不穩定性形成核球,支持星系盤先形成的觀點。
先前的研究表明,在纖維狀結構中,晚型星系的星系盤與纖維方向呈現微弱的指向性關聯,這是由於角動量與纖維方向一致。
相反,早型星系的長軸與纖維方向呈現更強的指向性關聯,其自旋方向垂直於纖維,這歸因於星系合併過程中角動量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