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
文章介紹了大型強子對撞機 ALICE 實驗中介子譜儀的升級,以及升級後在夸克膠子電漿研究中的物理性能和初步結果。
摘要
ALICE 介子譜儀的最新成果與升級
簡介
本文回顧了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CERN) 大型強子對撞機 (LHC) 上的 ALICE 實驗中,介子譜儀 (MS) 的升級及其最新成果。ALICE 是一個多功能粒子探測器,主要目標是研究重離子碰撞中的夸克膠子電漿 (QGP)。介子譜儀位於 ALICE 探測器的正向快度區域 (2.5 < y < 4),主要用於研究夸克偶素和開放重味粒子,這些都是探測 QGP 性質的關鍵探針。
LHC Run 1 和 Run 2 的結果和限制
在 LHC Run 1 和 Run 2 的運行期間,ALICE 的介子譜儀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例如:
- 測量了 J/ψ 和 ψ(2S) 介子的核修飾因子 (RAA),發現它們在 Pb-Pb 碰撞中的抑制程度不同,這與它們的結合能差異一致。
- 測量了 J/ψ 介子的橢圓流 (v2),發現其在低橫動量區域存在質量排序,並與其他粒子的 v2 值在高橫動量區域趨於一致。
- 測量了來自 b 和 c 夸克的 μ 子的 RAA,發現其在 Pb-Pb 碰撞中受到抑制,並且抑制程度與碰撞中心度有關。
然而,介子譜儀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
- 由於前端吸收器造成的多次散射和能量損失,限制了其物理性能。
- 無法有效區分來自 kaon 和 pion 半輕子衰變的 μ 子背景。
- 低質量雙 μ 子對的不變質量分辨率較差。
LHC Run 3 的升級
為了克服這些限制並應對 LHC Run 3 更高的亮度和碰撞率,ALICE 介子譜儀進行了重大升級,主要包括:
- 安裝了全新的矽像素追蹤器,稱為介子前向追蹤器 (MFT),位於強子吸收器前方,用於追蹤吸收器上游的 μ 子,並將其與介子譜儀中的徑跡匹配,從而提高徑跡分辨率和 μ 子識別能力。
- 升級了介子室 (MCH) 的前端電子學,採用新的 DUAL-SAMPA 晶片和讀出鏈,以連續讀出模式運行,以應對更高的碰撞率。
- 介子觸發器 (MTR) 的電阻板室 (RPC) 也安裝了新的前端電子學 (FEERIC),並採用連續讀出模式,使其成為 μ 子識別器 (MID)。
LHC Run 3 的物理潛力
升級後的介子譜儀將在 LHC Run 3 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預計將在以下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 在正向快度區域區分直接產生的 J/ψ 介子和來自 B 介子衰變的 J/ψ 介子,並測量它們的比例和 RAA。
- 通過單 μ 子衰變通道分別研究開放粲夸克和底夸克的產生,並測量它們的產額和 RAA。
- 提高低質量雙 μ 子對的不變質量分辨率,從而更精確地測量 η、ω 和 φ 介子的性質。
LHC Run 3 的初步結果
目前,ALICE 介子譜儀已經在 LHC Run 3 中收集了 pp 和 Pb-Pb 碰撞的數據,並取得了一些初步結果,例如:
- 測量了 pp 和 Pb-Pb 碰撞中 J/ψ 和 ψ(2S) 介子的產生。
- 通過 MFT 的數據,成功區分了直接產生的 J/ψ 介子和來自 B 介子衰變的 J/ψ 介子。
結論
ALICE 介子譜儀在 LHC Run 1 和 Run 2 中表現出色,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升級後的介子譜儀將在 LHC Run 3 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預計將在夸克膠子電漿的研究中取得更多突破性進展。
統計資料
LHC Run 3 的 Pb-Pb 碰撞率提高到 50 kHz,預計數據量將是 Run 2 的 5 倍。
B 介子衰變成 J/ψ 介子的分支比不可忽略。
B 介子的平均衰變長度約為 420-490 nm。
預計在 Run 3 中,可以直接產生 J/ψ 介子和來自 B 介子衰變的 J/ψ 介子的比例測量誤差將低於 5%。
預計在 Run 3 中,開放粲夸克的產額測量總誤差在 pT = 1 GeV/c 時將低於 10%。
介子譜儀升級後,η、ω 和 φ 介子的質量分辨率顯著提高。
引述
"QGP is a state of matter, where quarks and gluons are deconfined and can move freely over distances larger than the hadron size."
"This state of matter is created in ultra-relativistic heavy-ion collisions when critical temperature and energy densities are reached."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MFT will enable the measurement of the opening angle upstream of the latter, improving both the S/B ratio as well as the invariant-mass resolution on the low-mass particles (σ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