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希腊人提出“认识你自己”(γνῶθι σεαυτόν)的箴言以来,人类就一直在努力定义身份认同。从古代哲学到现代哲学辩论,自我的本质始终难以捉摸。
许多文化强调身份认同的恒定性,重视传统和延续性而非变化。例如,在阿兹特克社会中,个人出生于特定的社会阶层,如贵族(pipiltin)、平民(macehualtin)甚至奴隶(tlacotin),并且终其一生都处于这些角色之中。他们的地位决定了他们的职业、权利和社会期望,强化了固定身份的观念。
类似地,在种姓制度中,例如历史上存在于印度的种姓制度,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角色是由出生决定的 (Dumont, 1980)。
然而,经验主义哲学的重要人物大卫·休谟对恒久自我的概念提出了挑战。休谟在其著作《人性论》中假设,自我只不过是一束处于不断变化中的感知,没有一个保持不变的潜在实体 (Hume, 1739)。
此外,东方哲学提供了另一种视角,进一步强调了身份认同的流动性。佛教引入了“无我”(Anatta)的概念,断言恒久不变的自我只是一种幻觉 (Rahula, 1959)。
佛陀教导了五蕴(skandhas):色、受、想、行、识。这些蕴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而我们认为的“自我”只不过是这些变化要素的暂时组合 (Harvey, 1990)。
像休谟和东方哲学这样的思想家挑战了恒久自我的概念,主张身份认同是流动的、不断变化的。对身份认同的生物学基础的探索加深了这一讨论:如果哲学和生物学都表明变化是存在的核心,那么我们身体和大脑的不断变化是否证实了身份认同的流动性,或者我们内部是否存在某种维持连续性感的先天因素?
翻译成其他语言
从原文生成
medium.com
从中提取的关键见解
by Emilio Bazan... 在 medium.com 10-28-2024
https://medium.com/philosophytoday/why-the-concept-of-identity-is-broken-84d18345474c更深入的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