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logo
登录
洞察 - 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 - # z=5 H$\alpha$ 和 H$\beta$+[O III]雙線發射星系

在JWST CEERS視場中搜尋z=5 H$\alpha$ 和 H$\beta$+[O III]雙線發射星系:對活動星系核豐度的啟示


核心概念
在JWST CEERS視場中發現了261個z=5.03-5.26的H$\alpha$ 和 H$\beta$+[O III]雙線發射星系,其中22%為緊湊形態的活動星系核候選體。這些低光度活動星系核的數量密度遠高於從紫外線選擇的明亮類星體的外推值,表明活動星系核在早期宇宙中的豐度可能遠高於之前的估計。
摘要

本研究利用JWST/NIRCam在CEERS視場的7波段光度學數據,對z=5.03-5.26的星系進行了系統搜尋,尋找同時具有強H$\alpha$ 和 H$\beta$+[O III]發射線的雙線發射星系。

在絕對紫外光等級-22 ≲ M_UV ≲ -17的範圍內,共發現261個雙線發射星系,其平均H$\beta$+[O III]和H$\alpha$的等價寬度分別為1010 Å和1040 Å。這一類群體佔該紅移範圍內Lyman斷續星系的約40%。

值得注意的是,有58個物體(佔整個樣本的22%)表現出緊湊的形態。假設這些緊湊的雙線發射星系主要由活動星系核主導,其活動星系核的總輻射功率在2×10^43 ≲ L_bol/(erg s^-1) ≲ 3 × 10^44的範圍內。它們的數量密度比從紫外線選擇的明亮類星體的外推值高出兩個數量級,與之前JWST對廣線活動星系核的研究結果一致,需要約10%的活動星系核活動週期。

此外,我們的雙線發射星系樣本可以探測到H$\alpha$ 和 [O III]發射線光度函數的暗端,低於10^42 erg s^-1。我們已獲得JWST Cycle 3的觀測時間,計劃進行光譜跟蹤觀測,以確認它們的性質、描述它們的黑洞活動,並構建106 ≲ M_BH/M_⊙ ≲ 108的質量分布。

edit_icon

自定义摘要

edit_icon

使用 AI 改写

edit_icon

生成参考文献

translate_icon

翻译原文

visual_icon

生成思维导图

visit_icon

访问来源

统计
我們的雙線發射星系樣本的H$\alpha$發射線光度範圍低於10^42 erg s^-1。 我們的活動星系核候選體的總輻射功率範圍在2×10^43 ≲ L_bol/(erg s^-1) ≲ 3 × 10^44。
引用
"這些高紅移JWST活動星系核通常覆蓋比地面觀測樣本低2-3 dex的光度範圍。" "JWST早期對廣線活動星系核的發現顯示,z > 5紫外光發射函數的暗端顯著(≫1 dex)高於地面觀測外推的預期。" "我們的雙線發射星系樣本可以探測到H$\alpha$ 和 [O III]發射線光度函數的暗端,低於10^42 erg s^-1。"

更深入的查询

如何利用JWST後續觀測數據進一步探討這些低光度活動星系核的性質和形成機制?

利用JWST的後續觀測數據,我們可以進一步探討低光度活動星系核(AGN)的性質和形成機制,主要透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深入研究。首先,計劃中的光譜跟進觀測將有助於確認這些AGN的物理特性,包括其黑洞質量、光度及其光譜特徵。透過JWST/NIRSpec的光譜數據,我們可以獲得更精確的紅移測量,並分析其發射線的寬度和強度,這些信息對於理解AGN的活動性質至關重要。 其次,通過對比不同波段的光度和顏色,我們可以研究這些AGN的光度函數,特別是在Hα和[O III]發射線的亮度範圍內。這將幫助我們了解低光度AGN的數量密度及其與其他高紅移星系的關係。此外,對於這些AGN的環境進行成像觀測,可以揭示其周圍星系的結構和星形成活動,進一步推測其形成機制。 最後,結合JWST的多波段觀測數據,我們可以建立這些低光度AGN的統計樣本,並與現有的高紅移AGN樣本進行比較,這將有助於我們理解早期宇宙中黑洞的成長歷史及其與星系演化的相互作用。

這些低光度活動星系核的存在是否會對宇宙再電離過程產生重要影響?

低光度活動星系核的存在可能對宇宙再電離過程產生重要影響。這些AGN雖然光度較低,但它們仍然能夠釋放大量的高能輻射,這些輻射能夠提供足夠的電離光子,對於再電離過程至關重要。根據目前的研究,這些低光度AGN的數量密度遠高於傳統的UV選擇的亮度較高的類星體,這意味著它們可能在再電離過程中扮演了更為重要的角色。 此外,這些AGN的存在可能改變了對於早期宇宙中電離光子來源的理解。傳統上,認為主要的電離光子來源是大質量恆星和超新星,但低光度AGN的發現提示我們,這些活動星系核也可能是重要的電離光子供應者。因此,進一步的觀測和研究將有助於我們更全面地理解宇宙再電離的機制及其影響因素。

這些低光度活動星系核的形成和演化與早期星系形成有何聯繫?

低光度活動星系核的形成和演化與早期星系形成有著密切的聯繫。這些AGN通常被認為是與其宿主星系的星形成活動密切相關的。早期星系的形成過程中,恆星的快速形成和死亡會產生大量的氣體和塵埃,這些物質為黑洞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環境。隨著星系的演化,這些黑洞可能會吸積周圍的物質,形成活動星系核。 此外,低光度AGN的存在可能是早期星系合併和相互作用的結果。在星系合併過程中,氣體的動力學行為會促進黑洞的增長,並激發AGN的活動。因此,這些低光度AGN不僅是星系演化的產物,同時也可能影響其宿主星系的進一步演化,通過能量釋放和輻射壓力來調節星系內部的氣體動態和星形成率。 總之,低光度活動星系核的研究不僅有助於我們理解黑洞的成長歷史,還能揭示早期星系形成和演化的複雜過程。
0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