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
數位全像片的空間頻寬即使受限,也能透過克服有限空間頻寬限制的方法,重建出與正確取樣之全像片相同解析度和視角的影像。
這篇研究論文探討了數位全像術中有限空間頻寬的限制,以及如何克服這些限制來提升成像效能。
數位全像片的限制
數位全像片受限於其有限的空間頻寬,這影響了重建影像的解析度和視角。
克服空間頻寬限制的方法
本研究分析了欠取樣全像片中複數域內角光譜的空間分佈,發現即使在低於奈奎斯特頻率取樣的情況下,空間頻率仍會在複製函數區域內線性增加。換句話說,欠取樣的複製函數並非無意義的雜訊,而是攜帶了額外空間頻率資訊。
模擬與實驗結果
數值模擬和光學成像實驗結果與理論分析一致,證實了可以透過適當的處理方法,例如抑制複製圖案的優化演算法和消除高階繞射的升頻處理,來重建出超越數位全像片空間頻寬限制的影像。
全像顯示的應用
這項技術為克服數位全像片有限空間頻寬限制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尤其是在全像顯示領域,可以透過此方法擴展有限的視角,提升3D顯示技術的發展。
统计
數位全像片的空間頻寬 (𝐵𝑤) 可以表示為 𝐵𝑤= 𝑁Δ/𝜆𝑧,其中 N 是像素數,Δ 是像素間距,𝜆 是波長,𝑧 是重建距離。
使用點光源合成的複數值全像片包含 256×256 個像素,像素間距為 8 微米。
平面波的波長 (𝜆) 為 532 奈米。
臨界距離 (𝑧𝑐) 計算為 30.8 毫米。
奈奎斯特頻率 (𝑓𝑁) 為 1.25 × 10^5 m^-1。
取樣頻率 (𝑓𝑠) 為 2.5 × 10^5 m^-1。